特斯拉的崛起,震撼的不只是汽車行業。處于電動電池原材料端的鋰資源也正在風口之上。這種享有“白色石油”美譽的戰略資源,正在成為大宗商品界的新貴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6月2日報道,力拓(Rio Tinto)高管非??春娩嚨陌l展前景。Rio Tinto Minerals**執行長Dean Gehring在該公司2日發布的公告中稱,塞爾維亞的Jadar鋰礦床項目對于Rio Tinto Minerals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,是力拓各個項目里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筆投資。
過去幾年,鋰的供應和需求基本保持相對同步,全球也僅有3-4家供應商處于寡頭地位。特斯拉崛起、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,讓鋰原材料市場也面臨新的供需考驗。新玩家必將伴隨著鋰時代的逼近陸續入局。
“白色石油”引發追逐
鋰成為炙手可熱的大宗商品始于2015年。2015年下半年以來,在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推動下,由于產能不足引發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高漲。據數據提供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,和2015年的均價相比,碳酸鋰價格今年一季度大漲47%。2015年全年,即便其他金屬和商品處于下滑趨勢中,鋰價仍上漲了28%。
迄今為止,控制鋰原材料供應的主要是SQM、Chemetall、FMC、Talison四大國際巨頭。這些巨頭壟斷了全球**質的鋰礦資源,并一直采取精確供給策略,相關的交易均基于具體的合同。
電動汽車爆發式增長的預期,讓現有的產能難以滿足新的需求。高盛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稱,鋰可能就是“新石油”,到2025年,電動車市場對鋰的需求將增長11倍,達到超過30萬噸。每輛混合動力車以及電動車電池中包含40-80千克的鋰。
有分析認為,對于期待這種寡頭局面終結以及鋰與其他商品脫離關聯的人來說,2016年將是值得關注的一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受限于鋰需求市場規模較小,鮮少有公司單純經營鋰業務。智利SQM作為全球**的鋰生產商,同時也是農藥和化肥的主要生產商??偛课挥谫M城的FMC,也是一家擁有鋰業務的多元化工企業。
不僅礦業公司將在鋰礦領域掀起一輪新的行業大戰,下游公司也對這一資源的供應即為關切。
《經濟學人》在一篇報道中將鋰稱為“全球*熱的商品”,稱世界**的鋰電池生產商以及汽車制造商紛紛出招保證自身的鋰供應。
特斯拉CEO“鋼鐵俠”馬斯克在今年3月31日Modrl3發布時表示,特斯拉要實現一年50萬輛的產出,基本上就要消耗掉目前全球鋰電池的全部產量。為此,特斯拉正在試圖打造世界上**的鋰電池工廠Gigafactory。
寡頭已掌控供給
SQM、Chemetall、FMC、Talison四大國際巨頭壟斷鋰原材料供應的局面短時間內或許很難打破,年輕礦業公司的崛起并非易事,勘探以及項目投產都需要籌措巨額資金。目前,鋰礦資源的勘探大多數位于**生產國澳大利亞,以及第二大生產國智利。
《路透社》此前的一篇專欄文章評論,整體而言,雖然沒有技術突破使電池制造發生徹底改變,但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產業的增長似乎給鋰提供了一個樂觀的背景。但即使有人相信鋰題材,還面臨著如何搭乘這股東風的問題。這篇文章中提到,年輕礦企基本屬于低價股,它們能夠在消息有利時提供可觀的回報,但一旦局面不理想,也會讓投資人慘賠。
這也就意味著,鋰領域的年輕礦企,籌措資金并非易事。
如此看來,其它礦業巨擘拓展鋰業務,或許是打破寡頭局面*有效的一種方式。不過,電動汽車前景的不確定性,讓那些老牌礦企還沒有下定決心。必和必拓在內的幾家大型同類公司此前就稱,鋰市場規??赡芤廊贿^小,無法激起他們的興趣。
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,鋰雖然炙手可熱,但不同于鐵礦石、銅等成熟的其它大宗商品,它目前不在任何一家主要交易所交易,也沒有期貨合約或掉期。